金秋十月的麻城市黄土岗镇,正上演着“白昼菊海织锦,星夜渔火跃波”的文旅盛宴。为期两个月的菊花文化旅游节与“钓鱼之城”特色活动深度联动,以“白天赏菊品古韵,夜晚垂钓享静谧”的全时体验,吸引着鄂豫皖乃至全国的游客纷至沓来,让芭茅河流域的生态画卷在动静之间焕发勃勃生机。
菊海藏古韵日间盛宴醉游人
清晨的菊香人家景区,菊花竞相绽放,白色的“雪海冰心”、黄色的“金葵映日”与紫色的“墨玉生香”构成五彩花海,微风过处,暗香浮动。进入园区,第十届菊花文化旅游节群众性演出活动正在上演,花挑舞率先登场,演员肩挑饰菊花挑起舞蹈;随后采莲船表演亮相,唱菊乡小调,还邀游客互动。现场另有广场舞、歌曲演唱,互动区可体验花挑表演,让游客感受本土文化。科普馆内,珍稀的绿色乒乓菊与复色菊花引得游客驻足拍照,主题菊艺造型则成为热门打卡点。


星夜垂纶乐渔旅融合引客留
当夕阳为黄土岗镇菊花园区镀上暖金色的金边,园区外的夜间垂钓区已渐次亮起盏盏渔灯——这里并非菊花园区内的附属区域,而是与“钓鱼之城”品牌深度绑定的独立休闲节点,与白天的菊展形成“园内赏菊、园外垂钓”的空间联动,成了留住游客脚步的关键所在。
不同于菊花园区内白天的热闹喧嚣,水库边的夜钓场景多了几分静谧惬意。岸边平整的空地上,数十个钓位沿线排开,本地村民与外地游客三三两两围坐,渔灯的光晕在水面上映出点点涟漪,鱼漂在月光与灯光交织下微微颤动,偶尔传来“上钩了”的惊喜呼喊。“白天在菊花园区跟着汉服队伍拍照、逛菊展,傍晚跟着指示牌来水库钓鱼,这种‘白天赏景、晚上休闲’的安排,比单纯逛景区舒服多了。”钓友王先生一边熟练地往鱼钩上挂饵料,一边笑着说,他特意多留了两天,就为了体验这份“菊香伴渔火”的独特乐趣。

农文旅共振流量变成长效价值
这场“菊与渔”的邂逅,正是黄土岗镇推动三产融合的生动实践。在芭茅河流域,流水潺潺的生态廊道如绿色丝带,串联起各具特色的文旅节点。这条廊道不仅串起景点,更打通了“农业种植、文旅体验、住宿消费”的产业链。游客既能“山下赏菊”饱览田园风光,又能“水边垂钓”享受休闲时光,还可“村中休憩”品味农家美食,形成“全域旅游”闭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赢。

来源:湖北日报客户端 通讯员陈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