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日历丨点燃一炉暖香 跟着宣德炉品古人焚香雅事

2025-11-14 09:56  

天越来越冷

不如熏一炉暖香,静候冬安

今天,跟着一只宣德炉

来品古人的焚香雅事

01

它,就是宣炉的标准器

桥形耳三足铜炉是宣德炉中的精品

它圆口,束颈,鼓腹

三只锥足撑起炉身

整个器形形制规整

桥耳圆润,腹部滚圆

生栗子壳的颜色有一种低调的奢华

它的内部铸有阳文四行,每行三字

为“宣德五年春赐户部尚书郭□”

△ 桥形耳三足铜炉内部铸文。桥耳这种炉形,在《宣德彝器图谱》中记载为御赐国子监使用之物。因为桥为媒介,而国子监传道授业,与桥的作用类似,所以明宣宗以桥耳赐之,同此意。

底款为阳文“宣德年制”四字篆书刻款

由于内款确为当时所铸

人名年号官职皆符

且皮色内蕴深厚

是鉴定宣德炉的标准器

△ 底款

02

什么是宣德炉

“宣德炉”亦称“宣炉”

是明宣德年间(1426—1435)

由明宣宗朱瞻基下令制作

据传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初

暹(xiān)罗国进贡数万斤“风磨铜”

宣宗认为郊坛、太庙以及内廷

所陈的鼎彞(yí)祭器

式样鄙陋、与古制相异

所以令工部及礼部研究

利用贡铜铸制鼎彞(yí)之事

△ 《宣和博古图》

礼部尚书吕震会同各臣遵旨

从宋代《宣和博古图》《考古图》中

记录的夏、商、周三代青铜器

以及内府密藏宋代汝官哥钧定诸窑名瓷中

遴选款式典雅者……共一百一十七种谨为图形

铸造供祭祀用礼器及陈设器

因为传世以炉为多

因而得名“宣德炉”

03

宣德炉还有这些工艺特点

后世,宣德炉成为人们

热衷于收藏和把玩的对象

官方和民间也竞相仿制

宣德炉究竟有何魅力?

那不得不提这些工艺特点

△ 清·三羊三足铜鼎,苏州博物馆藏。其底有阳文楷书“大明宣德年制”方形款识,应为清朝的仿制品。冶炼精巧

宣德炉最佳为十二炼

最低也需六炼

反复炼排除了液态铜的夹杂物

炼的次数越多,铜便越精

所以乍掂宣德炉

手中总觉一沉,颇具沉重感

皮色之美

△ 明·双耳衔环压经铜炉,苏州博物馆藏。据炉谱记载,压经炉照宋定窑压经炉款式,本身藏经纸色(即黄带白色),不施金彩,用八炼洋铜铸成。

宣德炉在冶炼中适度掺入了水银

由于水银的熔点低于铜

在铸铜过程中挥发而蒙于铜的表面

所以其色黯然,奇光在内

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色泽

形制雅致

宣德炉造型

在参照古代铜器和瓷器的同时

又创造出极其独特的风格

形式丰富多样

细节上也充分注意

对宣炉的口、耳、边、足等局部

均精心雕作

△ 明·狮耳圈足铜炉,苏州博物馆藏。其双侧肩饰狮耳一对。

宣德炉

仅炉耳就有狮首、羊首、螭龙、冲天

朝板、竹节、双鱼等五十多种

口有盘口、荷花、海棠、菊瓣等十余种

足有乳足、象足、石榴足、圈足、羊足等四十余种

“失蜡法”铸造

宣德炉制作过程中使用了“失蜡法”

使器形典雅大方,浑然一体

从外表细察不见“范线”痕迹

△ 失蜡法铸造青铜器过程示意

造型独特 外观精美

工艺精妙 韵味独特

宣德炉成为

中国历史上铜香炉的巅峰之作

绽放出耀眼夺目的光芒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a/10210/202511/b4c0cb362a623f7e5b24b417ed7984a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