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也跟城里人一样戴上腕表了,血压数据还会自动传到医院,有必要的话医生会上门看病!”11月7日,64岁的英山县石头咀镇徐套村村民汪世梅,摩挲着手腕上的智能血压计,满是欣慰地说。
4月2日起,县卫健局在石头咀镇徐套村、田畈村、程璋河村、窑湾村,试点推广可穿戴智能检测设备,加强基层慢性病管理。首批试点村的170名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率先享受“24小时健康监测+精准干预”的智慧医疗服务。
“农村是提升健康管理水平的最大短板。”英山县医共体总医院石头咀镇分院院长黄向阳介绍,“以前全靠病人自己记数据、按时吃药,但患者普遍依从性差,医生随访效率也低,导致异常情况发现不及时,干预滞后。”
针对此情况,县卫健局联合第三方机构,共同开展农村可穿戴智能检测设备赋能慢性病管理试点工作。群众穿戴的智能设备通过移动4G网络,可24小时不间断采集血压、血糖、心率等核心指标,自动同步至县、镇、村三级慢性病管理系统,让基层慢性病管理告别数据“断档”。
程璋河村35岁的黄女士,曾在夜间被设备监测到血压骤升至185/110毫米汞柱。系统预警后,分院医生联合村医连夜上门,调整用药,成功规避脑卒中风险。
据介绍,开展试点工作以来,群众共触发异常预警63次,实现100%及时干预。
为激发患者参与试点热情,石头咀镇分院推行积分兑换活动,患者参与自测、健康讲座、随访配合等可获得积分,积分能兑换口罩、血压计、降压药等物品。目前已有100余名患者参与活动。
“群众带上智能设备,系统能自动整合患者的基础信息、监测数据与病历,生成‘一人一档’的智能健康画像,并给出饮食、用药、运动等个性化建议。”石头咀镇分院张医生介绍,系统整合患者电子档案的动态更新率达98%,医生的调阅时间也从5分钟缩短至10秒。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农村慢性病患者的规律服药率从62%升至89%,血压、血糖达标率从58%提升至83%;试点期间急性并发症零发生,重症患者有序转诊至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分级诊疗格局初步形成。
“将把试点人员从170人扩展至1000人,并引进智能中医AI机器人,进一步拓展多慢性病联合管理场景。”黄向阳介绍。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马艳明 通讯员 刘钊海 叶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