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全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关键阶段,又逢黄麻起义98周年纪念之际,11月16日至18日,中国(红安)红薯产业发展大会在红安县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市政府指导,由红安县政府、省科协农技中心、省农科院粮作所、市科协主办。

大会以“红色铸魂·蓝色赋能·绿色发展——共绘老区产业‘丰景图’”为主题,3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国家级科研机构负责人、农业龙头企业代表、学术大咖齐聚一堂,共绘红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会议期间,多项重要活动有序开展,成果丰硕。学术交流环节,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强、中国农业科学院种植机械创新团队首席张文毅,分别以《我国甘薯产业发展优势、进展与展望》《甘薯生产机械化技术》为题作主旨报告,从产业战略与实操技术层面精准赋能。


大会举办展销会、直播带货、招商推介、“头雁”学员研学实践等活动。红薯产业发展专家、企业家面对面恳谈会上,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聚焦“红安农业发展”“产业链招商”等议题,畅所欲言,提出真知灼见,形成共识,初步达成一批合作意向。

合作签约环节成果亮眼,红安县政府与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湖北省粮油集团有限公司分别签订合作协议,湖北红安革命纪念地管理中心与华中农业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同步举行了授牌,红安县被授予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成果示范基地、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科研实践基地、华中农业大学现场教学基地,搭建起政产学研深度合作桥梁。
与会人员还深入调研红安红薯科技小院、城西食品工业园,参观鄂东农产品智慧物流园、红安县特色农产品展示馆、红安国际农商城项目。



其中红安红薯科技小院成效显著,专家团队扎根田间地头,成功解决红薯抗病育种、绿色种植等12项技术难题,带动周边村发展优质红薯种植3000余亩,亩均增收近800元,真正做到了“把论文写在广阔的大地上”。
近年来,黄冈市以“科技赋能、品牌兴农”为抓手,率先成立湖北省薯芋产业技术研究院,推动红薯产业从传统种植向现代化、数字化跨越。全市聚焦“精深加工、价值提升”,创新搭建协同平台,推动红薯产品向休闲食品、功能食品、生物制品延伸。目前,全市红薯种植面积突破30万亩、总产量达70万吨,均居湖北省首位;拥有规模加工企业近40家,产品涵盖120多个品类,综合产值突破60亿元。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胡雪莹 通讯员闵国庆
编辑:胡雪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