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就“幸福路” 绘就“新画卷”
“十四五”期间黄州国省干线全面提档升级
公路建设,是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十四五”以来,黄州区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聚焦强通道、壮枢纽、做保障、优服务等,奋力攻坚,实干担当,用一条条平坦畅通的道路,交出了一份厚重而温暖的“民生答卷”。

扮靓“主动脉”:国省道改造提升整体形象
作为连接高速和农路的国省干线公路,架起了连通二者的桥梁。黄州,曾经破损颠簸的水泥路变得平坦如砥;过去令人担忧的“急弯道”成为安全畅通“放心弯”;之前老化的沥青路焕然一新,逐步营造“畅安舒美”的公路环境。
行走在沿江大道,江堤挡土墙上的黄、蓝、绿三条彩带,犹如一条条彩虹;印有“大美黄冈 多彩旅游”的文旅标识色彩鲜明,格外引人注目。

据悉,沿江大道改造项目全长近11公里,沿线机动车路面拓宽,修建排水设施、人行道和绿化带等,综合功能效应持续凸显。
其中,新河村村口至黄州泵站段,实现“双二改双四”,该路段全线安全设施完善、弱电管网入地,极大改善沿线居民出行条件,还为合创重工、中粮油(黄冈公司)、骆驼服饰(黄冈公司)等沿线企业提供了更加高效的运输通道,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

全长19公里的106国道沿线综合能力提升项目,修建地下综合排水设施、绿化花坛、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并打造城东驿站景观节点。

全长约13公里黄州大道(北)的改造项目,修建绿化分车带、非机动车道、雨水弱电管网及照明设施等,建有城西驿站、堵城驿站,实现颜值和功能双提升。
“更快更好”是最直观的变化、最突出的优势。
“我们紧邻黄州大道,利用区位优势,打造了高品质的研学实践基地,沿线不断优化的交通条件,为园区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交通支撑。”黄冈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负责人说。
黄州区交通公路部门负责人表示,国省干线公路综合能力提升工程,实现1小时通勤全域,全区所有乡村实现10分钟内便可上国省干线公路。黄州近126公里纵横交错的国省干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拉来“新引擎”:农交旅融合激活发展动能
以路为景、串景成线。近年来,黄州区将自然生态、乡村特色、传统文化等融入道路改造规划设计,让公路与沿线乡村风貌、田园风光、农业园区充分融合,不仅畅通了经济发展通道,也串起了村民的致富梦。
在中环路与沿江路交汇处,东坡先生像栩栩如生,万福社区前的荒地,如今已建成一座近7243平方米的主题公园,公园内配建休闲广场、停车场、公厕等功能设施,可提供休闲、赏花、停车等服务。

坡仙路和东坡赤壁公园均毗邻沿江大道,两处景点集国学体验、艺术创作、文化旅游、生态居住、综合商业体等配套功能。“随着沿江公路的改造升级,吸引了更多游客到坡仙路和东坡赤壁参观体验。”赤壁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黄州大道(北)、沿江大道、106国道等项目改造后,交通标线整齐划一,绿化立体有层次,公路颜值焕然一新,旅游驿站特色各异,有效推动黄州农文旅融合发展。

沿线的幸福鱼苗、叶路大蒜、黄州萝卜等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大幅提升;月季花节,油菜花节、紫云英文化节等系列活动火爆出圈;采摘园、农家乐、民宿等蓬勃发展。

辐射网络加快形成,路网功能持续增强。“十四五”以来,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黄州区投入近4亿元,升级刷黑道路、整治人居环境、建设生态泊车场等,构建起“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网络。公路沿线串联起近20个采摘园、10多个研学基地,带动周边打造观光、采摘、垂钓等一条龙经济带和民宿近40户,每年接待游客超5000万人次。

铺就“舒心路”:强基建网络托起民生幸福
11月14日上午,正在江北公路小汊湖十字路口开展养护作业的公路职工熊战辉感叹道:“这个十字路口不仅增设了右转车道、安全岛,还设置了信号灯监控系统,车辆和行人规范穿行,今后在这个路口养护作业就安全多了。”
黄州区江北公路是连接武汉、团风、黄州、浠水的交通要道,河孙线是路口镇、陶店乡村民出行的重要乡村公路,江北公路与河孙线相交于小汊湖村部处。改造前,该十字路口的基础安全设施缺乏,通过的车流、人流较大,货车、电动车闯红灯现象屡见不鲜,交通事故多发,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今年4月,黄州区公路部门对该路口全面改造,在转弯处实施渠化,路面两侧拼宽处理,增大转弯半径,优化行车视觉效果;安装电子抓拍系统,增设警告提示牌,强化交通安全秩序。据小汊湖村党总支书记冯志民介绍,这个路口改造后,再也没有发生一例交通安全事故。
在黄州江北一级公路小汊湖段,放眼望去,看见经工人们养护后的路面,路肩草修剪整齐,往来车辆平稳驶离。“我们的养护人员每天对公路进行两次巡查,发现问题快速处理,遇到雨雪天气,加大巡查频次,确保公路安全。”该路段负责人陈立刚说。

位于黄州大道(北)的丰衣桥处,现场机械设备不停运转,工人们正埋头苦干地浇筑墩柱混凝土。据介绍,将在桥两侧各加宽9.85米,长度设计为26米,新增非机动车道,将会大大增强群众通行的安全性。
丰衣桥的加宽改造,必将有助于满载农产品的货车更快地将新鲜食材送进城区;市民更便捷地进出城;桥身将旧貌换新颜。这不仅将保障安全畅通,还可美化路域环境。

近年,黄州区还将106国道、黄州大道、沿江大道等三条城区进出主干道沿线近50公里的雨水管网拓宽为1.5米管径的暗沟,畅通排水渠道;三条主干道建设近70公里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实现城区内外交通网络无缝衔接;在106国道城铁东站进出通道和203省道沿江路城区进出口,新建开放式交通综合服务站,为游客提供休息、餐饮、购物等服务......

筑一条路,暖一方人。“十四五”以来,从“走得了”到“走得畅”“走得好”,黄州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黄州公路建设成果丰硕,发展活力激发,稳稳托起民生幸福。
黄州交通公路部门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黄州累计实施项目44个,完成62公里公路提档升级、63公里美丽公路打造,公路建设与养护总投资近6亿元,一条兼具“交通动脉、生态廊道、文化纽带、民生载体”功能的现代路网,为推进黄州主城崛起提供了强大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