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十月的黄冈,秋阳洒遍城乡,一股社保暖流正悄然涌动。10月25日清晨,黄州区翡翠一品小区的社保服务展板前,外卖小哥小方攥着身份证,在工作人员指引下指尖轻点、信息录入,不到10分钟便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登记。“按每年8800元档次缴,15年后每月能领1200元左右,还能享兼职工伤保险,以后跑单心里踏实多了!”捧着工作人员手写的待遇测算单,小方眉眼间漾开了笑容。
这温情的一幕,是黄冈市2025年“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的生动切片。自10月23日与全国同步启动,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以“高质量参保 智慧化服务”为核心,搭建起“1个市级主场+9个县(市、区)分会场+N个基层服务点”的三级联动服务网络。46支专项服务团队、680余名业务骨干带着政策手册、便携设备与满腔热忱,走进社区楼道、乡村田埂、企业车间、商圈集市与产业园区,开展服务86场次。
从满头银发的老人到奔波忙碌的新业态从业者,从偏远山村的农户到工业园区的企业职工,3.2万余名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社保政策解读、业务办理、疑问解答“一站式”服务,2300余项社保业务现场办结,8.6万份特色宣传资料精准送达,让社保温度浸润黄冈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精准滴灌:为三类重点群体定制“保障答卷”
“以前总觉得社保是城里人的事,跟咱农民不沾边,听了宣讲才知道,多缴点钱,老了能多领钱,养老更有底气!”在麻城市宋埠镇的社保宣传现场,62岁的陈阿姨捧着政策手册,拉着工作人员一笔一划算养老账。此次活动中,黄冈市聚焦灵活就业人员基数大、农村居民分布散、新就业形态人员流动强的特点,量身定制服务方案,让社保政策精准“滴灌”至每一个需求群体。
田间地头算清“缴费提档账”
秋收过后,农村群众迎来农闲时节,也成了社保政策宣传的“黄金窗口”。市社保中心抓住这一契机,组建120支由业务骨干、乡镇干部、志愿者组成的宣讲队,背着资料袋、带着计算器,把社保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大叔,您今年55岁,现在每年缴3000元,缴满15年,60岁后每月能领500多元;要是每年缴5000元,每月就能领700多元,这就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在罗田县三里畈镇的柿子园里,工作人员蹲在田埂上,一边用计算器演示,一边给果农们拆解待遇明细。
为让村民直观理解政策,宣讲队还准备了“待遇对比表”,清晰列出不同缴费档次对应的退休待遇,原本对社保一知半解的村民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心里渐渐有了“明白账”。
街头巷尾撑起“权益护航伞”
随着平台经济蓬勃发展,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群体不断壮大。他们工作灵活但流动性强,社保参保率相对较低,成为此次活动的重点服务对象。
为让这一群体“找得到、听得懂、办得成”社保业务,市社保中心联合市快递行业协会、网约车司机工会,深入调研其工作特点与服务需求,走进美团外卖黄州站点、饿了么黄冈运营中心等点位,开展“新就业形态从业者专题宣讲会”。

“我们工作时间不固定,平时没时间跑社保大厅,现在现场就能咨询,太贴心了!”美团外卖骑手小张说。活动中,业务骨干围绕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缴费标准、待遇领取,以及兼职工伤保险保障范围、理赔流程等政策展开“一对一”解读。
针对部分从业者担心“参保手续复杂”的顾虑,服务站推出“线上自主申报+线下专员代办”模式——从业者只需提供身份证照片、联系方式等基础信息,辅导员就能协助完成参保登记、缴费申报等手续,让社保服务跟上新业态群体的奔波节奏。
便民网点打开“智慧服务门”
“年纪大了,眼神不好,手机操作也不熟练,以前每年做养老待遇资格认证都得麻烦孩子,现在在社区就能办,太方便了!”在黄州区赤壁街道清源门社区,78岁的退休老人李爷爷在工作人员指导下,用手机轻轻触碰社区服务中心的专用标识牌,不到8秒便完成养老待遇资格认证。

在黄州区太华国际广场的市级主会场上,专门设置“老年社保服务专区”,配备放大镜、老花镜、休息座椅等便民设施。72岁的张奶奶想查询养老金发放明细,工作人员一边演示“掌上12333”APP操作步骤,一边用方言细致讲解:“您看,点这个‘待遇查询’,再选‘养老金明细’,每个月发多少钱、发了多少个月,都看得清清楚楚。”直到老人能独立操作,工作人员才放心离开。“讲得太清楚了,我现在自己也能查养老金了!”张奶奶笑着说。
科技赋能:三大智慧场景解锁“便捷密码”
“现在办社保业务太方便了,在家用手机就能操作,不用再跑大厅排队了!”在黄州城区工作的年轻小伙小刘,通过“掌上12333”APP填写信息、提交申请,不到5分钟便完成灵活就业养老保险缴费申报。
此次活动中,市社保中心以“数字社保、便捷直达”为目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推出三大智慧服务场景,让群众享受到“指尖办、秒速办、就近办”的便利。

8秒“碰一碰”:资格认证迈入“秒批时代”
“以前做资格认证,得坐公交去社保大厅排队,有时候材料没带齐还得跑第二趟,现在在小区门口就能办,几秒钟就搞定了!”在黄州区东湖街道珠明山社区,退休老人王爷爷拿着手机,对着专用标识牌轻轻一碰,屏幕上立即显示“认证成功”,他不禁连声称赞。
相比传统的现场认证或线上拍照,“碰一碰”模式无需记忆复杂步骤,也不受光线、角度影响,真正实现“零门槛”认证。目前,黄州区已在20余个社区、10余家银行网点及药店布设标识牌,未来将逐步推广至全市,让更多老年人享受智慧社保的便利。
现场办卡:社保卡服务实现“全流程闭环”
“没想到现在办社保卡这么快,当场申请、当场制卡、当场激活,一个小时不到全都办好了!”在市级主会场的社保卡服务专区,市民陈先生拿着刚到手的新社保卡,兴奋地向工作人员道谢。为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市社保中心联合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在市级主会场部署2台移动制卡终端,实现社保卡制卡、激活、缴费、查询“全流程当场办”。

群众只需提供身份证原件,工作人员通过移动制卡终端现场采集信息、制作卡片,随后在银行工作人员协助下,同步完成社保卡金融账户与社保账户激活,还可现场办理社保缴费、待遇查询等业务,真正做到“一次受理、全程办结”。活动期间,市级主会场共现场制发社保卡30余张,协助群众绑定电子社保卡200余人次,演示“掌上12333”APP操作2000余次,让群众真切感受到社保服务的“速度与温度”。
云端“解惑”:政策解读变得“生动有趣”
“原来灵活就业人员也能参加工伤保险,这对我们做家政的太重要了!”在“黄冈人社”微信公众号看到政策解读后,从事家政服务的刘女士第一时间联系社保部门咨询参保事宜。为让社保政策“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市社保中心在“黄冈人社”微信公众号开设“社保进万家”专栏,针对灵活就业缴费、养老金测算、城乡居民缴费提醒、工伤保险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用举例子、讲故事的方式解读分析。
专栏推出的《灵活就业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差异解读》,用“每月多缴200元,退休多领300元”的通俗对比,让政策差异一目了然;《黄冈市城乡居保缴费期提醒!手把手教您怎么缴、缴多少》,以图文步骤拆解线上缴费流程,连“在哪找缴费入口”“怎么选缴费档次”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总以为工伤很远?一个疏忽就能让企业“伤不起”》,通过某企业未给员工参保致工伤赔偿20万元的案例,敲响企业参保警钟。这些文章语言生动、内容实用,单篇最高阅读量达3000次。
同时,市社保中心还制作“社保服务进万家”系列短视频,记录服务团队走进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的真实场景,用群众的朴实话语展现政策实效。截至活动结束,共制作短视频8条,其中6条被中国社会保障杂志视频号采用,有效扩大政策宣传覆盖面。“我们就是要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社保政策讲清楚、讲明白,让更多人了解社保、参与社保、享受社保。”市社保中心宣传负责人说。
多元服务:让社保暖流浸润民生细节
“莫听病老失业声,何妨参保且徐行。社保在手要持稳,也无风雨也无忧。”在黄州区居然之家广场,工作人员邀请演员扮演“东坡先生”,用朗朗上口的台词、生动活泼的表演开展社保宣传,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观看,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此次活动中,市社保中心采用“通俗化、场景化、立体化”宣传方式,让社保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特色宣讲:让政策“接地气、入人心”
“大家看这个展板,左边是没参保的情况——老了靠子女、病了自己扛;右边是参保后的待遇——每月领养老金、住院能报销,一对比就能看出参保的好处!”在麻城市文化小镇的集中宣传现场,工作人员指着政策展板,向过往群众详细讲解。麻城市社保中心通过展板图解、案例分析、现场答疑等方式,宣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职工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政策,活动当天接待咨询群众150余人次,办理社保业务36项。

浠水县则赴汪岗镇开展“送政策下乡”重阳专场活动,聚焦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重点群体,设立政策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现场答疑解惑,广泛宣传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新业态从业人员社保权益、电子社保卡应用等内容。工作人员耐心讲解参保流程、缴费标准及办理渠道,引导群众积极参保、持续缴费,推动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普法宣传:筑牢社保基金“安全防线”
“大家一定要记住,挂靠参保、骗取养老金都是违法行为,不仅会被追回骗取的资金,还会影响个人信用,严重的还要承担法律责任!”在蕲春县,社保工作人员走进涉艾企业,开展社保基金反欺诈专项宣讲。通过“某村民伪造病历骗取医保报销被处罚”“某公司挂靠参保被追缴费用”等典型案例剖析,结合《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工作管理办法》条文解读,向企业职工和群众揭露社保领域违法行为及其危害。
我市社保部门通过发放普法手册、播放宣传视频、现场讲解等方式,向群众普及社保法律法规,同时畅通12333举报渠道,鼓励群众举报违法违规行为。活动期间,共发放社保普法手册5000余份,播放反欺诈宣传视频300余场次,开展专项宣讲28场,有效提高群众防范意识。
上门服务:让“适老化服务”有温度
“以前查退休金得麻烦工作人员陪我去大厅,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弄明白,还拿到了手写的注意事项,太贴心了!”在龙王山老年公寓,王爷爷拿着标注清晰的服务指南,连连为工作人员点赞。10月29日,黄州区社保中心组织工作人员走进老年公寓,开展“社保上门认证”专项服务,为院内百余名老人办理养老待遇领取资格认证,还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养老金查询、社保卡使用指导等服务,让老年群体、残障人士等特殊对象足不出院就能享受专业、贴心的社保服务。
“我们将把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固化为长效机制,持续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让社保红利精准惠及每一位群众,以坚实保障守护民生幸福。”市社保中心主任江红玲表示。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 郑林睿 刘钰霖
编辑:袁安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