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区检察院高质效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守护江河安澜群众安康

2025-09-17 11:16  

检察干警用无人机巡河(图一)

黄州区检察院邀请人大代表深入月子中心后厨、操作间,查看卫生安全隐患整改情况(图二)

今年,是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正式实施十周年。十年来,公益诉讼已成为检察机关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

在长江之畔,黄州区人民检察院立足法律监督核心职能,树牢司法为民理念,以精准监督、协同共治为抓手,推动法律监督与公共利益保护同频共振,在长江生态守护、民生安全保障、红色遗产保护方面交出亮眼答卷。

织密生态防护网

近年来,黄州区检察院聚焦长江及重点河湖水环境治理,运用“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依托“两法衔接”平台、人大代表基层联络站平台,广泛收集公益诉讼线索。与水利、环保及农业农村等部门密切配合,建立“线索互移、联合巡查、协作治理”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联合巡河巡湖,运用无人机航拍、卫星遥感、智能水质传感器等科技手段,办理一批有影响、有实效的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案件。

2023年至今,该院共办理长江大保护案件60件,修复受损生态面积300余亩,增殖放流5万尾鱼苗,拆除长江流域河道违章建筑3000平方米,河湖清淤200余吨,为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提供有力法律监督支持。

某商贸公司在集体建设用地审批手续未被批准的情况下,在汤家湖附近投资经营机制砂厂,造成湖泊保护区水体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2024年初,黄州区检察院立案调查,督促相关行政机关依法履行湖泊污染监管职责,同时坚持“谁破坏、谁修复”原则,引导企业修复受损生态环境。该企业共计投入100余万元用于湖泊形态恢复和水质污染整改,挖运占湖尾砂填埋物10.64万立方米,退还和补偿汤家湖湖泊面积共46.9亩,整治湖泊岸线850米。目前,汤家湖湖泊保护区已完成整改,水质明显好转,水质稳定在V类。

守护群众安全感

黄州区检察院将公益诉讼职能与群众“急难愁盼”深度绑定,围绕食药安全、公共安全、人居环境等领域开展专项监督,联合市场监管、消防、城管等部门形成治理合力,让群众吃得安心、住得舒心。

筑牢食药安全“防火墙”。该院以“四个最严”要求为指引,督促市场监管等行政单位强化对月子中心、养老机构等场所,以及处方药销售、特殊食品网络监管等环节的监管工作,打造更加安全的食药消费环境。深入排查月子中心和养老机构9家,督促整改食品安全卫生不达标问题13处。全面摸排违规销售处方药问题,发现问题线索34条,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规范零售药店经营行为,保障群众用药安全。

拧紧公共安全“安全阀”。该院聚焦燃气安全、消防安全领域,通过检察建议、公开听证等方式推动住建部门牵头开展整改工作,促成辖区内900余家餐饮经营单位完成燃气报警器安装使用问题整改工作。深入基层一线调研住宅小区消防安全问题,扫楼式调查住宅小区共计16个,发现存在消防通道堵塞、消防设施缺失损坏等安全隐患问题的楼栋30余栋,督促相关行政单位完成16个小区的消防安全隐患问题整改工作,整改完成率达95%,并推动住建部门强化物业监管,完善物业投诉举报渠道和问题线索征集方式。

激活红色文化生命力

在红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针对红色文化遗产管理缺位、保护不足等问题,该院运用“回头看”机制进行“二次监督”,通过精准制发检察建议、整合行政资源、社会力量和群众智慧,解决烈士墓迁移安置与陵园修缮维护问题。

在督促保护陶店乡杨家湾烈士陵园纪念设施案中,该院充分尊重烈士亲属意愿,听取退役军人事务局意见,参考人大代表的建议,促成多方就烈士墓迁移安置达成一致意见,同时推动行政机关建立覆盖全区的英烈纪念设施管理与保护长效机制。

10年公益诉讼路,从探索到深耕——从生态环境到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从公共安全到特殊群体权益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制度逐步从探索走向成熟,社会共识也从凝聚走向深化。黄州区检察院检察长徐洪斌表示,将继续以法治之力回应社会关切,在守护长江生态、保障民生福祉、传承红色文化的道路上持续发力,让公益诉讼的“检察温度”惠及更多群众。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通讯员宋星海 徐涌祯

编辑:杨帆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a/10210/202509/add1ec0e99f9e039cf163152aa8177c2.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