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换工作跨省参保,医保转移又要跑窗口又要等消息,现在在手机上提交申请,还能实时查进度,太方便了!”近日,刚从广东来湖北黄冈工作的市民张先生,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顺利完成医保转移接续,让他切实感受到了政策优化带来的便利。
自2021年国家层面出台《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国家办法》)后,湖北省、黄冈市相继结合地方实际出台实施细则,从“统一流程”到“优化服务”,从“待遇衔接”到“特殊群体保障”,层层细化医保转移接续政策,为跨地区流动参保人筑牢医疗保障“安全线”。
国家定规:跨省通办、流程统一,打破地域壁垒
2021年11月,国家医保局、财政部联合印发《国家办法》,首次从全国层面统一医保转移接续规则,明确职工医保、居民医保跨统筹地区、跨制度转移的“路线图”,彻底改变此前各地政策不统一、办理效率低的问题。
《国家办法》明确,转移接续实行“跨省通办”,参保人或用人单位可通过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线上提交申请,也可线下在转入地或转出地窗口办理。在办理时限上,转出地需在受理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关系转出、生成《参保人员基本医疗保险信息表》,转入地则在收到信息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转入,个人账户余额同步划转。
更关键的是,《国家办法》细化了待遇衔接规则:职工医保参保人中断缴费3个月(含)以内,补缴后不设等待期,缴费当月即可享受待遇,中断期间待遇还可追溯;已连续2年以上参保的人员,在职工医保与居民医保间切换时,只要中断缴费不超过3个月,同样能享受“无缝衔接”的待遇保障,切实避免参保人因流动就业“断保”而失去医疗保障。
湖北细化:拓展服务渠道,兼顾特殊群体需求
在国家政策框架下,湖北省于2025年5月出台《湖北省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湖北办法》),在落实国家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服务、补充特殊场景保障,让政策更贴合湖北参保人实际需求。
在办理渠道上,《湖北办法》新增“湖北医疗保障”微信/支付宝小程序、“鄂汇办”APP、“湖北政务服务平台”等本地化线上入口,参保人无需登录全国平台,通过常用政务APP即可提交申请。
此外,《湖北办法》还优化了省内转移效率——省内医保关系转移时,转入地接收信息后可“即时配置个人账户”,避免参保人因资金划转等待影响就医购药。
黄冈落地:聚焦“最后一公里”,精准衔接本地需求
作为湖北省内统筹地区,黄冈市于2023年7月出台专项意见,针对医保转移接续中的“细节问题”进一步明确,让政策在基层落地时更具操作性,真正打通服务参保人的“最后一公里”。
在跨制度转移方面,黄冈市细化了“居民转职工”“职工转居民”的具体规则:已连续2年以上参加本地居民医保的人员,转职工医保时若中断缴费3个月内,补缴后按职工医保政策执行等待期,但等待期内的医疗费用可按居民医保政策报销,避免“切换空档期”无保障;职工医保转居民医保的,缴费后不设等待期,直接享受居民医保待遇,兼顾不同就业状态参保人的需求。
政策红利:参保人“少跑腿”,保障“不断档”
从国家到地方的政策层层落地,带来的不仅是办理流程的简化,更是参保人医疗保障的“安全感提升”。自本地政策实施以来,全市医保转移接续线上办理率大幅提升,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以前担心换工作后医保断了,看病要自己全掏钱,现在政策明确了补缴就能续上待遇,心里踏实多了。”在黄冈就业的李女士,今年从居民医保转为职工医保,因中断缴费仅1个月,补缴后当月就享受了职工医保报销,“报销比例比居民医保高,还能刷个人账户买药,政策确实帮到了我。”
下一步,湖北省医保部门将持续优化医保信息平台功能,推动跨省、跨制度转移接续“全流程线上办”,黄冈市也将针对老年人、农民工等群体开展政策宣传和“手把手”指导,让更多参保人享受到医保转移接续的政策红利,真正实现“流动不流失,保障不断档”。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郭颂
